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力学   7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巴西劈裂法的饱水煤样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程利兴  李国盛 《实验力学》2016,31(4):534-542
为研究饱水煤样拉伸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规律,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赵固二矿二1煤层煤样在自然和饱水状态下进行巴西圆盘劈裂实验,探讨了自然与饱水状态下煤样的应力、强度及能量变化。结果表明:巴西劈裂实验时,加载过程应力-时间关系与实验控制方式有关。采用载荷控制方式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达到峰值时应力瞬间跌落为零,表现出明显脆性破坏特征;采用变形控制方式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峰值后出现分次破坏特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在巴西圆盘劈裂实验破坏前没有本质区别;两种状态下不同层位煤样抗拉强度和峰值能率存在差异,自然状态下层位煤样抗拉强度较高(1.80MPa),中层位煤样抗拉强度较低(1.23MPa),上层位煤样抗拉强度介于两者之间(1.52MPa),饱水后上中下层位煤样的抗拉强度和峰值能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抗拉强度平均软化系数分别为0.65,0.61和0.61,平均峰值能率降幅为36.0%,56.1%和40.6%;两种状态下煤样抗拉强度与峰值能率大致呈线性关系,表明抗拉强度越高的煤样,能量耗散越少,煤样抗拉强度越低,能量耗散越多。  相似文献   
2.
张盛  梁亚磊 《实验力学》2013,28(4):517-523
为了考察人工预制裂缝宽度对确定岩石断裂韧度的影响,采用大理岩制作了含有不同预制裂缝宽度的中心圆孔裂缝平台巴西圆盘试件(hole-cracked flattened Brazilian disc, HCFBD),在RMT150B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对不同预制裂缝宽度圆盘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有限元计算,并对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将预制裂缝宽度视作零宽度裂缝方法确定的断裂韧度值偏低,给出了一种采用最小载荷和最大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确定岩石断裂韧度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预制裂缝宽度对圆盘试件测定岩石断裂韧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煤岩成分煤萃取后的化学组成变化特征,选取平顶山焦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氢呋喃(THF)、二硫化碳(CS2)、醋酸(HAc)等有机溶剂对煤样进行索氏萃取;借助于柱层析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手段,对溶剂萃取后煤样的萃取率、族组分及特征官能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镜煤的萃取率最高,其次是亮煤、暗煤;相比而言,有机溶剂CS2对煤样的萃取率最高,THF的萃取率高于有机酸HAc;萃取物中,镜煤、亮煤、暗煤的总烃类含量依次减小,非烃类组分含量依次增大,THF溶剂萃取后以沥青质含量最高,CS2溶剂萃取后以饱和烃含量最高;镜煤的脂肪烃及含氧官能团含量最高,脂肪结构参数I4最大,芳构化程度参数I2最小,芳/脂比最小,而暗煤最大。萃取后,脂肪烃及含氧官能团含量较原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以镜煤最为明显,暗煤萃余物的芳烃含量最多,芳构化程度参数I2最大,芳/脂比最大。其中,CS2溶剂萃取后,煤中的富氧程度降低最为明显,而THF对与氢键缔合的-OH,-NH,酚类等官能团及脂肪烃溶解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节点具有双重需求的车辆路径问题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原有同时收发车辆路径问题定义的基础上,将节点需求与车辆容量的关系拓展到允许节点需求大于车辆容量的情形.接着对集送货需求可拆分车辆路径问题和同时收发车辆路径问题的可简化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类问题可简化的定义,并得到了当距离满足三角不等式,车辆容量为1时集送货需求可拆分车辆路径问题可简化并与同时收发车辆路径问题等价,而当容量大于等于2时两类问题都不可以简化的结论.同时也对两类问题当车辆容量等于1时,以及大于等于3时的计算复杂性给出了证明.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集送货需求可拆分车辆路径问题与同时收发车辆路径问题在最优解的结构性质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汽车零部件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背景,提出了带时间窗的可分车运输同时收发车辆路径问题(简称SVRPSPDTW),并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两个求解该问题的启发式算法,最后进行了数值试验.由于没有可以利用的算例,本文在Solomn测试基准库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新问题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有算例计算时间均不超过1秒,且算法1无论是从车辆的使用数还是从车辆行驶的路径总长度上都明显优于算法2,从而说明算法1是寻找SVRPSPDTW问题初始可行解的较为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直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获得的不同尺寸试样的实验冲击动态力学参数有差异,因此在直径100 mm压杆上进行了3种直径(50、75和100 mm)和5种长径比(0.4、0.5、0.6、0.8和1.0)的砂岩试样冲击试验,分析了不同尺寸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率曲线随尺寸的变化,提出了用于比较波形对齐重合度的波形叠加系数,并与应力平衡因子共同构建了动态应力平衡性研究体系,由此确定大直径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的试样建议尺寸。同时,利用高速摄影机监测试样的动态破坏状况。结果表明:当长径比相同时,直径75与100 mm岩石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测试值相近,直径50 mm试样具有更明显的长度效应;随着试样直径的增大,应变率曲线从单峰变为双峰;小尺寸试样更易发生轴向劈裂破坏,大尺寸试样受内部应力波叠加影响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易发生层裂拉伸和轴向劈裂的复合型破坏;对直径75 mm且长径比0.3~0.4的试样,波形对齐后重合度较高,在起始破坏前拥有充足的应力平衡时间,应变率加载效果较好。获得了砂岩试样冲击压缩试验的尺寸效应,可为大直径岩石试样的尺寸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饱水对砂岩力学参数和能量特征的影响,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系统对煤层顶板砂岩自然和饱水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饱水对砂岩试样的强度和变形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软化系数为0.79,弹性模量降幅为5.25%,变形模量降幅为5.92%;饱水后砂岩试样峰值前吸收能量、可释放弹性能和耗散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吸收能量降幅36.8%,可释放弹性能降幅为34.4%,耗散能降幅为57.7%;饱水后砂岩储蓄能量的能力有较大减弱,脆性减弱,塑性明显增强;饱水砂岩试样压缩过程中积蓄可释放能难以使试样滑移破坏,仍需要吸收部分能量使试样逐步失稳破坏;饱水对砂岩试样压缩过程吸收能量、可释放能量比例关系的影响较小,而对耗散能比例关系的影响较大;自然状态下砂岩试样峰值前相同应变条件下吸收能量、可释放能均明显高于饱水试样对应能量值;深部巷道位置确定和支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对巷道围岩弱化的影响,对于完整坚硬围岩采用高压注水软化可有效防止冲击地压发生和减缓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以往相似模拟材料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深部软岩强度、变形特征,本着相似材料组分简单、模型制作便捷等原则,研制了仅以河砂为骨料,松香酒精溶液为粘结剂的深部软岩新型相似模拟材料。通过对不同配比试样进行单、三轴压缩、巴西劈裂试验,获得了不同配比条件下该相似模拟材料的强度、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通过简单的配比调配,该相似模拟材料可以较好地模拟深部大多类型的软岩,且具有组分简单、模型制作便捷、力学性能稳定、无毒无污染、价格低廉、一定程度上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煤是一种短程有序、长程无序,且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有序性增强、具有微晶或类晶态结构的沉积有机岩。在成煤过程中,地质构造的破坏作用使得煤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变质,引起煤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煤体结构的构造煤。为了揭示构造破坏作用下,煤的微晶结构的变化特征,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对不同煤体结构的贫煤、气煤样进行了萃取。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探讨了煤样萃取前后的微晶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溶剂萃取作用下,构造煤的萃取率所呈现的规律性变化并不因溶剂的种类、煤级的变化而改变,表现为溶剂萃取率均随着煤体破坏程度的增强而增大。室温条件下,溶剂的萃取并不足以改变高、低阶煤的微晶结构参数的对比关系,溶剂萃取前后均表现为贫煤的芳香层间距d002小于气煤,堆砌度Lc和芳香层数N大于气煤。进一步研究发现构造的破坏作用下,萃取后d002逐渐减小,Lc增大,而由于煤级的影响,以及溶剂的种类和渗入强弱不同,延展度La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绩效评价的关键.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特殊性,在传统四维平衡记分卡的基础上构建了六维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聚类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模型克服了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度难以确定的问题,通过将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某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绩效评价分析,得出该公司绩效评价结果为良好.结果表明,方法不仅能够客观评价供应链整体绩效,还可以分层次多角度进行评价,指出不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